可能是長這麼大第一次差點趕不上飛機

今年春節,淺羽掙扎再三,還是預訂了年三十下午三點左右的飛機,原先計劃是一點出發,搭乘機場大巴大約四十分鐘,到達後還有一個小時左右可以辦理登機和託運手續,時間很充足又不需要太久等待。然而不知道時間都捐贈給誰了怎麼花掉了,實際出門已經是一點半了,即使到達機場巴士停靠站很快,也被告知只能搭乘兩點的巴士了。

由於事先已經辦理了網上值機並預留了座位,所以只要能趕上登機就不會有別的麻煩。一路上交通倒是很順暢,畢竟已經是年三十了,返鄉的人類們已經在家裏過完了除夕,準備年夜飯了。路上花費的時間和預計差不多,四十分鐘不到就到達了航站樓。國內的大機場,防爆檢查還是少不了的,等了一兩分鐘,通過之後直接找到航司的值機櫃檯,準備辦理託運並一併打印登機牌。然而櫃檯的人依舊不少,而且大家都是大包小包的,於是趕緊找到急客櫃檯,加緊辦理手續。櫃檯的小哥哥問了淺羽是否有打印登機牌,然後查了一下航班狀態。這一查不要緊,他告知淺羽航班已經無法辦理託運了,並且已經開始登機 17 分鐘,只剩下 3 分鐘就關閉登機口了。於是淺羽急忙拿起證件、登機牌和行李箱,往急客安檢口奔去。

安檢口的隊伍雖然沒有像平時一樣蜿蜒曲折,但依然是一條長龍;急客安檢口倒是人不多,但有一家子五口人帶着六七個箱子、內含各種家當地過安檢。淺羽的行李倒是不多,但行李箱內有許多洗護用品和化妝品,無法確定能否登機,所以原本是計劃辦理託運的;既然已經無法託運,如果無法登機只能扔掉了。電腦、雨傘、相機、各種其他數位產品,淺羽大大小小居然也帶了十幾件,好在安檢並沒有出什麼問題,也沒有要求重新過機。至於各種液體,原則上是單件不超過 100ml、總量不超過 1000ml 就可以登機,因爲淺羽大部分帶的是小瓶裝,而且安檢的小姐姐可能沒有算總量,所以幾乎都順利過關,只有一瓶較大的身體乳無法攜帶。好在便宜,而且已經用了大半,所以當機立斷就留在安檢臺了。另外這次發現安檢小姐姐居然會打開牙膏、保溼水、手霜等所有液體和膏狀體,一樣樣嗅氣味,這樣倒真不如地鐵的液體測定機器看起來先進,或者找警犬更合適呢(笑)。

安檢期間,訂票預留的手機號碼接到一通電話,是登機口櫃檯打給淺羽確認是否能登機的。剛到安檢口時,小哥哥就打電話確認了一次;安檢的過程雖然順利,但也花了接近 10 分鐘,因此淺羽剛通過安檢、正在收拾東西時,又接到了確認電話。

安檢完畢之後第一件事情是確認登機口。其實在安檢等待的時候淺羽就確認過,但是因爲緊張所以又忘記了。安檢的時候需要取出很多行李單獨安檢,並且還需要脫外套。爲了不耽誤時間,淺羽在安檢完成之後把很多行李直接胡亂塞到了背包裏,好在本身行李不多、背包不滿,勉強也是塞下了。沒有人幫手,淺羽只能自己背着包、拉着行李箱、抱着衣服,死命地往登機口跑。中途正在確認登機口方向,突然有西裝革履的小哥哥問淺羽是否是趕航班的,並且讓淺羽左轉下電梯。這位小哥哥的聲音聽起來很耳熟,很有可能就是剛纔給淺羽打電話確認的那位。

下電梯之後,淺羽一看原本的登機口已經無人了,旁邊又有另一位小哥哥讓淺羽跟着地勤小姐姐走。小姐姐帶着淺羽反而走了旁邊的 VIP 登機口,並且上了擺渡車。由於是遠機位登機,所以擺渡車還需要再行駛五六分鐘;不過總算是上了車,那麼趕上航班是沒有問題了。在擺渡車上繞着機場,兜兜轉轉了大半圈,方才到達停機位;也正是這段時間,才能喘口氣、回想一下是否有行李在安檢的時候丟失。幸好當時淺羽雖然緊張,但沒有慌亂,起碼高價值的行李和證件都在。

到飛機上,找到座位、放完行李,空乘已經在做起飛前準備了。淺羽也才匆匆地發了幾條消息,然後調到飛航模式,重新收拾背包。之前淺羽經歷過最驚險的一次是小時候坐火車,當時到達深圳的火車線路少,大部分車要從廣州中轉;而從深圳去往廣州,最快捷的方法則是坐長途汽車。然而廣深之間的公路本來流量就大,那一次的長途汽車在路上塞車塞了一個多小時,也就晚到了一個多小時。所幸到達火車站準備改簽的時候,淺羽赫然發現公告牌上顯示淺羽搭乘的班次還在檢票——原來是火車也晚點了。

但如果只算飛機,雖然淺羽也有數十次搭乘經驗了,但長這麼大還真是第一次險些錯過飛機。回想一下這次的教訓,大致有:

  • 根據實際經驗提前規劃時間,留出 1~2hrs 的空餘時間;
  • 乘機當天一定要密切注意時間(也就是今次所犯的最大錯誤);
  • 有託運行李的一定還要提前(尤其是爲了防止遠機位的情況);
  • 行李的打包做到緊湊但不滿漲,保持模塊化(安檢之後可以快速整理);
  • 乘坐班次開始登機後一切都可以走急客通道。
  • 飛機起飛很順利,雖然沒有 ACI 可以看,但是有劃傷了一道又被磕掉漆了一角的 WH-1000XM3、New 3DS LL 和 Kobo Aura HD 的陪伴,旅途終於可以更高質量而且不再無聊。

另外順帶說一下新的 ThinkPad X1 Carbon 6th Gen 的一些表現。由於這臺筆電是淺羽手上最輕的電腦,因此收拾行李的時候就把這臺塞進背包了,而電源適配器和擴展塢則是和其他電源一起放到了行李箱,整體出行還是比較方便的。X1 Carbon 由於是 14 吋的配置,所以放在經濟艙的小桌板內還是略有些侷促,如果大量打字的時候習慣把爪子放在掌托的,可能會導致電腦翹起來,但不至於摔下去。這其中當然始於 ThinkPad X1 Carbon 5th Gen 的窄邊框設計有很大功勞,相信前代就無法輕鬆做到。另外,傳統的 12.5 吋配置的 ThinkPad X 系列應該會更加遊刃有餘,但是考慮到熒幕尺寸較小並且機身較厚,綜合下來實際體驗如何就很不好說。

這篇文章就是在飛機上用 ThinkPad X1 Carbon 6th Gen 寫下的

續航的表現上,X1 Carbon 作爲 ThinkPad 家族一個方向的旗艦,在運行 Fedora 29 時,使用 Firefox 和 Atom 一小時後大約消耗了 10% 的電量。這期間淺羽並沒有開啓鍵盤背光燈,但熒幕背光保持在 60% 左右的亮度,表現可圈可點。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To respond on your own website, enter the URL of your response which should contain a link to this post’s permalink URL. Your response will then appear (possibly after moderation) on this page. Want to update or remove your response? Update or delete your post and re-enter your post’s URL again. (Find out more about Web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