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技 Logitech K380 及 K600 TV 開箱與動手玩

前些時間,淺羽買了一個桌上用書架,並把筆電接到顯示器上嘗試「站立辦公摸魚」。有了架子,滑鼠用之前的 Microsoft Bluetooth 3600 湊合,但鍵盤總不能拿其他電腦的 HHKB 到處配對,於是還是花一點額外的錢入一把鍵盤,也給 iPad 和 Chromebook 等作爲備用。

Logitech K480 與「後代」 K380

說到辦公鍵盤,Logitech 一定是一個繞不開的品牌。幾年前的 Logitech K480 堪稱驚豔,價格不高、低功耗藍芽、支援 3 裝置連線以及不錯的外觀,都成爲了淺羽一試的理由。可惜 K480 設計了平板放置槽,不僅導致體積變大,同時還爲了平衡中心而使得鍵盤的重量極高。想想本來是平板電腦絕配的一款鍵盤,結果重量加在一起比帶筆電還要多不少;加之手感非常肉,確認感差,而且時有卡鍵的情況發生,最終淺羽只能轉手掉了。

幾年過去了,Logitech K480 已經停產停售。不過 Logitech 新出了一款 K380,去掉了上方碩大的放置槽,並且同樣支援 3 裝置連線,外觀也更爲圓潤可愛。本身它的定價也不高,而壓倒淺羽的最後一根稻草是最近新出的粉色款,於是挑了一家價格低一些的就下單購買了。

K380 的包裝已經換用 Logitech 最近慣用的水綠色底色,正面印有粉色的 K380 圖樣。包裝內容物比較簡單,除了 K380 之外只有一些說明文檔,箱子本身也是儘可能地小了。鍵盤本身是標準的鍵盤尺寸,不過按鍵間距略大一些;按鍵都是圓圓的非常可愛。功能區的 F1 – F12 並沒有被省略,不過預設是各種功能鍵,並且都印刷有對應功能的圖示。由於同時對應 Windows、Android、macOS 及 iOS 系統,其他部分按鍵上也都有功能圖示。

由於有之前 K480 的坑,因此淺羽趕緊先試了一下打鍵感按。這一次 Logitech 終於有了些許外設界大佬的樣子。首先,最重要的是 K380 不卡鍵,這就解決了 K480 那「根本不能用」的問題。K380 的鍵程當然不比機械鍵盤或者靜電容鍵盤,但總體來說還是非常舒適的,確認感足、力度適中、回彈快,至少有了一般的巧克力鍵盤的按鍵手感水準。

爲了節省體積,K380 上也沒有了一個巨大的旋轉扭來選擇連線裝置,取而代之的是 F1、F2 和 F3 功能鍵。這三個按鍵上方都有燈號,分別指示對應的連線狀態。配對操作也很簡單,短按切換連線裝置、長按進入配對模式;淺羽把 K380 配對了 iPad Air 2 和不少 Android 裝置,都很順利地設定好了。另外也測試了 Fedora Linux,也並沒有問題,而且功能鍵大都可以正常使用。。除此之外,Logitech 只在鍵盤側面設置了電源撥鈕和一個小的電源燈號。

所有燈號全開的情形

K380 作爲淺羽心目中的「K480 繼承者」,補足了後者的短處,並且配合 iPad 用來聊天也很是舒服,而粉白的配色雖然聽起來很像胖次但也很好地和桌面配合一套,不會太生硬或者突兀。本來用得也好好的,但某一天淺羽突然想用它操作一臺一台沒有藍芽的 ARM 電腦時,突然想起了原本選擇 Logitech 的一大目的……

這樣可以假裝淺羽很有生產力

……那就是 Logitech 看家的 Unifying 無線連接。

「完全版」 Logitech K600 TV

既然破產不可避,那麼就看看還有什麼別的選擇吧。作爲辦公外設的強者,印着「logi」的鍵盤選擇不可謂不多;如果加上多裝置、Unifying 和藍芽的需求,選擇就會少不少,但依然有 Logitech Kraft、K780、K600 和 K375s 幾款。Kraft 是不可能 Kraft 的,200 刀的價格也不是說買就買得起的;K375s 又太吃藕。剩下 K780 是全鍵盤,但又不是標準鍵位,於是只剩下 K600 還在候選內了。

K600 在官網上的全稱是「K600 TV Keyboard」,是爲智能電視準備的,特色是附帶導航鍵及觸摸板。看看價格不算貴,並且家裏有一把老的 Keyboard Controller K700 配合點使用確實很不錯,於是直接在 Amazon 上下單。

K600 還是一貫的水色底色盒子包裝,由於只有 Amazon 上只有黑色可選(實際也只有黑色),所以印刷的也是黑色的鍵盤。內物除了鍵盤也一貫只有一些說明資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非常多的關於如何在電視上使用的描述。

鍵盤自帶兩節 AAAA 電池,並且可以把附贈的 Nano Unifying 接收器收納在電池倉內。拿出電池絕緣條之後看正面,還有一條紙條,貼着最左邊的六個按鍵。

最左邊的一條按鍵是這把鍵盤的精華之一,最上方的兩個按鍵分別是滑鼠的左右鍵,並且一凸一凹,僅憑爪感就能分辨按鍵。現時的智能電視,多數都運行 Android 作業系統,因此下方還有四個按鍵,就分別對應了 Android 的返回、主頁和多工鍵,外加一個舊時 Android 裝置常有的搜尋鍵。

至於滑鼠鍵,單有左右鍵肯定不夠用;所以右側配有一塊圓形的觸控板,與圓潤可愛的鍵盤相呼應,同時最右上還有一個同樣圓圓的方向鍵和確認鍵組合;這也是它作爲 TV Keyboard 的一個有力證明。這樣的鍵位設定,使得使用 K600 可以像拿遊戲手把一樣,左爪操作左右鍵、右爪滑動觸控板,或者左爪操作功能鍵、右爪操作方向鍵。觸控板設定的位置參考了 K700,因此前者的體驗和用 K700 差不多;但後者則是新加入的,K700 無法做到的。另外,這塊觸控板也緊跟潮流,是可以按下的設計,也可以使用雙指滑動的收拾。這樣就使得配合 PC 使用方便不少,與一般的觸控板無異,可以直接替代掉滑鼠。

右側的觸控板與方向鍵

K600 TV 的其他部分與 K380 幾乎一模一樣,打鍵感也類似,最大的區別可能就是電源鍵挪了位置、連線燈號放到了按鍵上,並且左右加入了觸控板與功能按鍵。把兩者放在一起比,淺羽有一種「K600 TV 就是 K380 的完全體」的錯覺。

K600 TV 的電源鍵設置於右側
大小比一比

當然了,擁有「完全體」的代價是付出將近翻倍的價錢。至於多出來的雙模式連線、觸控板和功能鍵是否值得,淺羽只能說「麻麻的」。

Comments

在〈羅技 Logitech K380 及 K600 TV 開箱與動手玩〉中有 2 則留言

  1. 「Yan」的個人頭像

    哈,我也买了K380。神器。
    如果罗技在键盘底下加一个可以翻折的机托就完美了。

    1. 「櫻川 浅羽」的個人頭像

      Logitech 出過類似的東西,是 K375 的配套附件。不過淘寶可以單買,也不是很貴,如果喜歡品牌原裝(?)的話可以考慮入……

Mentions

  • 櫻川 浅羽
  • Ya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To respond on your own website, enter the URL of your response which should contain a link to this post’s permalink URL. Your response will then appear (possibly after moderation) on this page. Want to update or remove your response? Update or delete your post and re-enter your post’s URL again. (Find out more about Web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