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入 Studiologic SL88 Grand 兼談 Roland FA 的鋼琴音色

鍵盤配重挑起的事端

購入 Studio SL88 Grand 的背景是一個很長的故事,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從最開始的電子琴,到自己攢錢買的合成器和音樂工作站,淺羽陸陸續續瞭解和接觸了不少、也摸了不少數位鍵盤樂器。相比許多人說到鍵盤樂器就是「學鋼琴」,淺羽從小似乎就是遊走在風琴和電子琴之間的奇葩。雖然沒少彈別人的直立鋼琴,也摸過幾次平臺鋼琴,但是自己卻從來沒有擁有過聲學鋼琴;主要原因也不外乎沒錢

雖然沒有自己的鋼琴,但是鋼琴手感的琴鍵還是有的。淺羽常用的 Roland FA 系列就有一款 FA-08 是全配重鍵盤,可以部分模擬鋼琴的手感了。儘管 Roland FA-08 已經號稱輕量,但全配重鍵盤的存在依舊使得整臺琴的重量達到了 16.5kg。這重量放在家裏練琴倒是很無所謂,但自從帶着 FA-08 去了一次舞臺之後,淺羽對它有了深刻的心理陰影:太長不好搬、自己搬不動、鏡面塑料難以保護……於是找到下家把 FA-08 出掉之後,就更換了 FA-06。

拿到 FA-06 白色限定版的當天,淺羽還是比較驚喜的:這臺僅重 5.7kg 的尤物,在音色和功能方面與 FA-08 完全一致,並且有更加精緻緊湊的外觀;操作還是一樣的熟悉,晶瑩剔透的白色面板和磨砂的白色機身,褪去了霸氣卻另有一番美,可惜沒有配上反色鍵盤,否則一定更加獨特。但是講到鍵盤部分,FA-06 放棄了全配重的鍵盤,轉而使用無配重的 61 鍵拋光鍵盤。而無論是網路上的對比視訊,還是實際試用,都能發現琴鍵的寬度和長度對比 FA-08 的鍵盤要窄短:淺羽的小爪子,在 FA-06 上甚至能隨意跨越 13 個半音!

當然,爲了輕便和定位考慮,用無配重的小尺寸鍵盤都並無不妥;更何況它的觸底感和回彈其實在半配重鍵盤中也能算是佼佼者。不過,習慣了全配重的手感之後,在演奏鋼琴類樂器的時候,總是很懷念那個感覺;有的時候想要單純地當作鋼琴彈點什麼,半配重也不是很合適。於是考慮多買一臺電鋼琴,看上的款又太貴;退而求其次考慮 MIDI 鍵盤,正好看到 Fatar 旗下的 Studiologic 有這款 SL88 Grand,使用了可能是北歐第二好的 Fatar TP/40WOOD 鍵床,能提供類似平臺鋼琴的逐級配重手感、仿象牙白鍵、仿檀木黑鍵及實木鍵盤,還有各種黑科技加成,自然是很心動呀!

某天看到一家轉讓二手 Studiologic SL88 Grand,價格還能接受,於是就直接開車抱回家了。

外觀、重量和動爪玩

Studiologic SL 系列在寫文時已經有 SL88 Grand、SL88 Studio 和 SL73 Studio 三款。其中 Grand 後綴爲使用 Fatar TP/40WOOD 實木逐級配重鍵床的版本,Studio 後綴則使用的是 Fatar TP/100LR 的全配重鍵床;88 和 73 則是指琴鍵數量。

SL88 Grand 從外觀上看就是一個堅固的黑鐵盒子——當然不是全鐵的,但是黑和堅固感都是實實在在的。作爲 MIDI 鍵盤,背部的接口較少是正常的,不過 SL88 Grand 還是提供了充分的擴展潛力,準備有兩個 MIDI OUT、一個 MIDI IN、一個 USB 和 4 個踏板接口,而供電方面則可以選擇用 9V 圓口或者 USB type-B。SL88 Grand 的正面也不同於其他的 MIDI 鍵盤上密密麻麻的旋鈕和推子,前者只有三個控制桿、一小塊熒幕、導航鍵和額外三個按鍵,除掉琴鍵,其他部分則是大片的留白。關於外觀,本來想多拍些照片,但一來外觀也沒有太多元素,二來琴體太重,所以還是看網路上的圖片吧。

SL88 Grand 作爲配備逐級配重實木鍵床的鍵盤,重量達到了 20.8kg,比起 FA-08 來說更重。好在現在如果外出演出,沒有特殊情況帶 FA-06 或者別的琴就可以了,SL88 Grand 可以留在家裏用作平時練習。

逐級配重實木鍵床不止帶來了重量,還帶來了更好的手感。淺羽隨意試了一下,回彈非常迅速,逐級配重從低音到高音都有良好的觸底和回彈,並且琴鍵的觸感也很柔和,與平臺鋼琴相仿,而甚至能超越一些低價的立式鋼琴。連接上 FA-06 作爲音源,力度的微小變化也能很好地偵測到並且傳達出來,不愧是頂級鍵床廠的親兒子。

作爲 MIDI 鍵盤,SL88 Grand 可以獨立設定 4 分區,並且可以從兩個 MIDI 和一個 USB 中任意選擇指定爲輸出目標,也有合併輸出的選項。配合四向、可旋轉、可按下的導航按鍵,整個系統的邏輯也簡單易用。唯一感到不習慣的是 3 個控制桿的手感都略有些松,尤其是不帶自動復位的控制桿,更令淺羽沒有踏實感。

不過,令淺羽驚喜的是,Aftertouch 功能也沒有缺席,不過敏感度不能調節,也許是淺羽沒有發現對應的選單?

聽說,初音和琴在一起更配噢~

相比淺羽用得最多的全配重工作站 FA-08,SL88 Grand 在鍵盤方面的優勢是很大的:

  • SL88 Grand 的回彈快,相比之下 FA-08 總給淺羽一種黏着感
  • SL88 Grand 的琴鍵質感看起來更好,實際上實木也確實更高端
  • SL88 Grand 的力度相應似乎更精確和平均
  • SL88 Grand 的逐級配重更真實

當然,兩者價位接近,但 SL88 Grand 只是純粹的 MIDI 鍵盤,所以手感更好是理所應當的。但它不只是單純的手感好,而是幾乎代表了數位鍵盤的一個方向的極致,不可謂不令人類驚歎。

磁力導軌配件系統

SL88 Grand 的一大特色就是磁力導軌配件系統了。現在官方已經推出了 SL Music Stand 和 SL Computer Plate,即譜架和電腦托盤。雖然淺羽不打算放電腦,但是托盤畢竟和置物架一樣,可以放任何東西。所以淺羽還是花了 JPY8640 入手了這塊大鐵片。

包裝和內容都平淡無奇,安裝過程和非常簡單,把提供了兩個磁力支架吸附到後方的導軌上,然後把電腦托盤插上去即可。托盤上也有兩條磁鐵用於吸附在正面,真令淺羽擔心用久了是否會令琴體磁化。本來想展示一下安裝之後的導軌情況,但還是由於琴體太重,所以只能拍一些正面的圖片了。

正面有 Studiologic 的 Logo 和配件名

值得一提的是,看着薄薄一片的托盤,在磁力的加持下,非常穩定。同時放上電腦和調音臺等,重量完全不是問題,主要問題是體積。不過由於官方其實並沒有限制導軌的具體用法,所以完全可以多買幾片托盤然後拼接在一起用。

放上 2.1kg 的調音臺自然是很穩固

Roland FA 的鋼琴音色缺陷

繼承 Roland 旗艦音源 INTEGRA-7 的引擎的 Roland FA 系列,自然也擁有招牌的 SuperNatural 鋼琴音色。不過,淺羽用 Roland FA 作爲鋼琴音源時,也發現了它的鋼琴音色的一些問題:

  • 沒有 Damper Pedal Noise,搜尋網路也沒有看到相關討論。
  • 半踩 Damper Pedal 沒有發生音色變化,不確認是 Studiologic SL 不支援還是 Roland FA 的問題。
  • 離鍵音缺乏變化,而 Studiologic SL 爲三觸點的感測器,可以識別離鍵速度,在對應的音源上會產生區別。

當然,Roland FA 作爲高 C/P 值的合成器,並且主打舞臺、樂隊、電音風格,對音色要求太多也許不太現實;但標着 SN-S 圖示的幾大鋼琴音色,如此缺乏細節卻讓淺羽感到鬱悶——即使這些細節都不會影響練習,甚至演出時也不會有太多人類注意。這臺 SL88 Grand 的前主是配合軟音源使用的,試琴的時候淺羽確實被震撼到了;然而看看 Kontakt 兩三千的標價,再看看鋼琴庫近千的標價,淺羽突然感受到了貧窮。硬體音源也不是沒有考慮過,但是 Dexibell VIVO SX7 上萬的標價,也許還不如購買軟音源呢。

所以還是 stick to the status quo,在沒有更多的演出和製作需求前,先用 Roland FA 對付一下。畢竟除掉鋼琴之外,它的許多其他音色即使不能細緻入微,至少也是差強人意的級別。除了沒有自動伴奏之外,其他的功能也已經是令人眼花繚亂,能對付大部分業餘乃至行業需求了。

順帶一提,Roland FA 的 USB FOR UPDATE 接埠確實如名字描述的,不能用於接駁 USB MIDI 裝置。

「音樂角」的重要一筆

添置了 Studiologic 後,它接替了原先的 Roland FA-08 提供鋼琴鍵盤的任務,而淺羽小小的 Music Corner 就更加豐滿了。不過雖然前後擁有過許多的合成器和工作站,但始終缺乏一把自動伴奏琴,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遺憾。畢竟自動伴奏在很多即興場合還是非常有用的,不至於朋友過生日時,隨手彈奏生日歌卻只能用教堂管風琴來充場面。淺羽做了許多編曲鍵盤的功課,有了一個初步的想法,然而(再次)錢包並不能很好地支持它們的付諸現實。

於是就暫時這麼用着吧

不過現在,有了好的鋼琴手感鍵盤,大概接下來更要關注怎麼能保證每天兩小時的練琴時間吧。

3
1

Comments

在〈購入 Studiologic SL88 Grand 兼談 Roland FA 的鋼琴音色〉中有 2 則留言

  1. 「Minami」的個人頭像
    Minami

    您好,為何說Fatar TP/40WOOD 鍵床可能是北歐第二好的Keybed?因為正在尋找可能替換又盡可能接近平台鋼琴觸鍵的Midi 控制器,我想請教第一好的Keybed是什麼以及和TP/100LR:的比較。

    我之前試彈了使用TP/100LR的Auturia Keylab 88,但和我使用的YAMAHA C3比起來,我覺得TP/100LR的重量很重,而且反應似乎還是有點遲鈍…..

    1. 「櫻川 浅羽」的個人頭像

      因為誰是第一好還未可知(笑

      TP/100LR 定位在中階,也沒有 escapement 觸感模擬用來跟 C3 比可能是量級差距有點大 😂
      另外作為 MIDI 控制器,TP/100LR 又缺少 After Touch 功能,如有需要的話也要注意。

      目前 keybed 能媲美平台鋼琴的 MIDI 控制器其實沒什麼可選的。如果 StudioLogic SL88 Grand 不能滿足需求,可以試一下 Dexibell VIVO S9(TP/400);本身不太用得慣 FATAR 的 keybed 的話,可以考慮各家的高階數位鋼琴。比如 Roland RD-2000(帶三觸點感測器的 PHA-50)、Nord Grand(自行調校過的 Kawai RHIII),甚至 Kawai MP11SE(Grand Feel 鍵盤系統)。印象裡更好的 keybed 基本上只放在家用琴上了。

Mentions

  • 櫻川 浅羽
  • Minami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To respond on your own website, enter the URL of your response which should contain a link to this post’s permalink URL. Your response will then appear (possibly after moderation) on this page. Want to update or remove your response? Update or delete your post and re-enter your post’s URL again. (Find out more about Web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