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裝高解析度熒幕並體驗 GNOME 和 macOS 的 HiDPI 表現

因爲工位上的顯示器壞掉了,所以跟 IT 提出要買新的顯示器。按照流程,購買小硬體只需要提型號並且 Manager 批之後就可以等着送貨。想了想既然要買新的顯示器,乾脆買好些的;但是太豪華貴的話肯定也不合適,所以因爲淺羽素來喜歡 DELL 的熒幕,就要了一臺 P2418D。

P2418D 定位是辦公顯示器,當然不如 U 系列那麼好;不過,QHD 的 2560×1440,加上霧面熒幕、窄邊框,以及 DELL 新增加的 ComfortView,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拿到之後,接上電腦,第一感覺是顏色很鮮亮,比起原先的 P2414H 要生動不少。GNOME 也成功識別了兩塊熒幕,並且自動調整解析度到了 QHD。不過用了十分鐘,還是覺得有點怪怪的:因爲同是 24 吋而解析度上到了 QHD,所以視野寬廣了不少。但這並不是什麼好事;相反,因爲解析度上去了,所以字變得特別小

這樣的話第一反應是去顯示設定裏調整一下縮放,應該放到 1.25x 或者 1.5x 就會比較舒服。然而打開設定項之後,淺羽驚呆了。

GNOME 不支援非整數倍縮放。用 100% 的話就是現在這樣覺得太小;用 200% 的話,仔細一算,相當於在 24 吋上使用 1280×720……怎麼都不太合適啊。

訕訕地打開 Tweaks,發現在「字型」選單下可以調整縮放係數,確實也可以支援非整數倍了,然而效果非常的糟糕,甚至文字都有些變形;仔細一想,在「字型」選單下的選項,怕不就是縮放了文字,然後別的元素給順帶調調大,當然不正常。

那怎麼辦?換 KDE 是不可能的,這輩子都不可能的。只能先在 Firefox 調整網頁縮放到 133% 這樣子,Atom 也把字形放大,其他的應用程式拖到旁邊的 1080 的螢幕上去。你們 GNOME 啊,還是要再學習一個!

好在這臺配備 Xeon E3-1225 v3 的工作站,靠着 HD Graphics P4600 也算把一塊 2K 和一塊 1080 的熒幕拖得有聲有色,動畫什麼都比較流暢,調整好 Firefox 的縮放之後字型也清楚、漂亮。但是家裏的 MacBook Pro 13″ Mid-2014 乞丐款,應付 4K 顯示器就沒這麼輕鬆了。

講道理說,確實一塊 2K 一塊 1080 的熒幕,加起來渲染量都沒有一塊 4K 熒幕多。在 4K 渲染面前,Iris Graphics 都是那麼的吃力、卑微而渺小:掉幀很嚴重,晃動滑鼠都能感覺都遊標有延遲,甚至都讓淺羽動了換電腦的心思。問題倒不是出在 macOS 的 HiDPI 體驗上,而是 2014 款的 MacBook Pro 使用的核心顯卡確實比較弱。

其實淺羽對這臺電腦要求比較低,大部分時間是網頁、聊天、SSH 和 Steam 串流,所以對電腦的要求就是 4K 基礎操作流暢;本來 Mac Mini 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那麼多年沒更新了,最新一代的硬體也並沒有比這臺 MacBook Pro 更強。新的 MacBook Pro 帶 4K 熒幕問題應該是不大了,但是貴得有點離譜。

另外,還遇到一個問題,macOS 的輸出要麼是等效 1920×1080,要麼是等效 2560×1600。前者在 27 吋這個尺寸的顯示器上有點大,後者有點小;最後考慮再三還是選擇了等效 1920×1080,然後坐遠一些,進入老年人模式。另外 macOS 對 DPI 的熱調整和非統一 DPI 多熒幕的支援確實很不錯,不過偶爾還是會有奇怪的操作,結尾放一張來取悅一下看到最後的乃們。

Comments

在〈換裝高解析度熒幕並體驗 GNOME 和 macOS 的 HiDPI 表現〉中有 1 則留言

  1. 「MacBook Pro 再次面臨存儲空間危機 – 櫻川家::浅羽」的個人頭像

    […] MacBook Pro 的要求不是很高,之前換 4K 熒幕的時候就說過了,滿足輕度的上網就基本可以了;換新的又沒有 C/P […]

Mentions

  • MacBook Pro 再次面臨存儲空間危機 – 櫻川家::浅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To respond on your own website, enter the URL of your response which should contain a link to this post’s permalink URL. Your response will then appear (possibly after moderation) on this page. Want to update or remove your response? Update or delete your post and re-enter your post’s URL again. (Find out more about Web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