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在爭吵中成型的 SOSCON 2018 講稿和投影片

BYRIO @ SOSCON 18 大事記

6 月 8 日,SOSCON 18 的前夕,BYRIO 終於(在浅羽實在已經不想再改的情況下)確定了最後的講稿,並且趕製出了 Slides。

6 月 6 日,演講稿初步成型,向會方確認演講場地情報,開始調整 Slides。

6 月 3 日,浅羽交出了第一版 Slides,同時 BYRIO 開始大規模修改演講稿。

6 月 2 日,BYRIO 召開 Core Team 會議,安排試講 SOSCON 18。發現講稿和 Slides 都問題大。

所幸在大家主業都很忙的情況下,在不停地商討和爭吵中,BYRIO 的演講總算是有模有樣,在 SOSCON 18 上成功地給 BYRIO 打了一個響亮的廣告。SOSCON 18 舉行的兩天,因爲行程的問題,浅羽也並沒有前往現場參加。但是作爲投影片的製作者和演講稿的參與者,浅羽也想說說 SOSCON 18 的一些幕後。

(後面還有:講稿修改、投影片製作)

發現問題

6 月 2 的 Core Team 會議當天,試講進行得很順利,然而(至少在浅羽看來)並不成功。好幾年沒有認真聽過演講的浅羽,寫了一整頁的手帳記錄發現的問題。這些問題涉及到觀點、版式、句型、用詞等等由大入微的問題,並且其他參加試講的聽衆多少都認同某些觀點。而解決方法也很簡單直接:

改。

改成什麼樣?誰也不知道,只有先看看再說。散會之後,晚餐是在船歌魚水餃吃的,疲憊而缺覺的 LinkAdrifiting 和 Dimpurr 邊吃邊在畫幼女討論要不要吃完直接回學校改稿子。於是,LinkAdrifiting、Dimpurr 和浅羽在吃完晚餐之後,開始動爪修稿子。

冷靜分析

發現的問題中,有一些是屬於經驗性的和細節性的問題。LinkAdrifiting 同學是第一次演講,更是第一次準備演講稿。因此比起演講稿,稿件更像是一篇議論文——有明確的小標題、大量的括號註釋、沒有足夠的口頭化等。所以第一步就是要讓演講稿長得像演講稿。我們做了許多的努力,終於讓演講稿能夠做到口語化、平面化(而不是像這一段一樣有很多的括號們)。由於 LinkAdrifiting 本人是個遊戲迷,同時也計劃從事遊戲方面的工作,因此原稿件中有很多的梗是關於遊戲社區和公司的;因此第二步就是重新審視我們的受衆——學生開源年會的聽衆們,這些梗顯得就不是非常合適。

既然梗不太令人容易理解,又需要爲我們的論點提出論據,解釋我們的觀點,所以修改論據就非常必要了。

爲了舉出合適的例子,大家都絞盡腦汁,甚至從爭論例子是否具有相關性、是否適合受衆發展到了邏輯辯論的地步。

@LinkAdrifting, [05.06.18 20:40]
一个问题:有关多样性那里的例子
假若我采用更加普适的,比如社区开发某个项目,或者其他领域受技术影响的例子
将与前文说的“硬核爱好”脱节

@dimpurr, [05.06.18 20:45]
关键是你逻辑不对,机核网这样,为什么我们也得这样?别的学校不一定存在小众兴趣的困境,说到底这个话题是你 byrio 的话题没错,但是很可能不是开源年会的话题,顶多一笔带过,你开一段讲本来就是说错了场合
不是你这样改和硬核爱好脱节了
而是硬核爱好和主题脱节了
多样性是个格格不入的点,为啥插在新人和延续之间

@LinkAdrifting, [05.06.18 20:50]
因为前面是“拓展”

@dimpurr, [05.06.18 20:50]
我們爲什麼要吸收新人 这个标题错了
错的很严重

@LinkAdrifting, [05.06.18 20:50]
很遗憾,原来我这段不是zhege
应该是羽chan会错意了
我重申观点:我想就我所身处的现状,来以一个分享、探讨的形式去说出去
而不是说:别人有强大的社团,因此他们就对此不感兴趣

@dimpurr, [05.06.18 20:52]
为什么我们作为高校开源社区,也可以有这样的多样性呢?
如果这样我会改标题
「创意者社区:開源社區與精神的拓展和延續」
这样就赤裸裸的 .. 就符合byrio的现状

@LinkAdrifting, [05.06.18 20:54]
其实,在文字上都是“小问题”
在逻辑上就是大问题
我重申观点:我想就我所身处的现状,来以一个分享、探讨的形式去说出去

@dimpurr, [05.06.18 20:54]
[In reply to @LinkAdrifting]
锅还是你的逻辑学入门
讲情怀不讲逻辑

無盡地邏輯辯論,直接導致了寫 Outline、重新做 Brainstorm 的需求,於是本來應該是整理語言的第三步就變成了幾乎整個演講稿的重寫選擇了更爲通俗的例子,對於大家可能不熟悉的例子也加入了解釋;列出了 Outline 之後,更換了一些演講順序,也調整和加入了演講論點;甚至於爲了邏輯通暢,把標題也改了

在通篇的邏輯和觀點被大家認可後,大家因爲細節和行文又陷入了爭吵和修改。

@SakuragawaAsaba, [06.06.18 15:09]
[ Photo ]
你提了三項,但是後文你沒有做好呼應
關鍵詞分別是「探索」「吸納」「延續」而你沒有一個很重點圍繞關鍵詞展開的強調句

@LinkAdrifting, [06.06.18 15:10]
等于内容没问题,可是需要加强调

@SakuragawaAsaba, [06.06.18 15:11]
你就這麼理解吧,也是可以的
你演講的話就不能指望靠你稿子裏的標題完成核心內容的總結和轉換
你一定要有句子去做這些

@LinkAdrifting, [06.06.18 15:14]
明白,说白了还是没有演讲经验

@SakuragawaAsaba, [06.06.18 15:14]
你可以順便給你的畢設積累一點
雖然那些老師可能自己做出來的也是提詞器

經過數個晚上的爭吵,講稿也已經被改得面目全非;而乃們現在看到的那個樣子,比起它之前的任何時刻都更好。

仔細思考

那麼接下來可以做投影片了。原先,LinkAdrifting 同學是仿造機核網的風格製作的投影片,並且還在演講中埋了一個「投影片看起來很眼熟…是機核網的風格」的梗。然而經過我們的辯論,這個梗因爲受衆不合適而取消了,重做的投影片可以完全由浅羽設計風格。LinkAdrifting 是作爲 BYRIO 社羣的發言人「推銷」BYRIO 的,因此在美觀的同時,浅羽想要持續輸出 BYRIO 元素。

配合 BYRIO 的 Logo 顏色,浅羽想要選擇一個藍白條紋胖次風格作爲投影片的主調。白色自然沒什麼可說的,藍色的話…嗯,找一個 Material 色系好了。

緊接着需要給背景添加同色系的輔助元素。最直接的選擇當然就是 BYRIO 的 Logo 做一個漸變化。然後選擇純白色作爲主體,這樣的配色很適合用來寫 Slogan 啊(笑)。示範截圖中作爲一個宣傳頁,可以看到最終整個頁面足有 3 個 BYRIO 的 Logo,數量之多快趕上 SONY Xperia Z5 了;而在其他的頁面,則是左上角的明顯 Logo 作爲社羣的版權標記,加上背景的一個裝飾性 Logo 以深化聽衆對社羣的印象。

對於非強調性的 Outline 頁面,則選擇了普通的灰-白-黑色系,能夠有效地保持觀衆的注意力,並且突出內容。左上的相同位置則使用藍色的 BYRIO Logo 增加藍色色系,保持色系組成的統一。

最後調整一下字號和字重,使得內容比例合適之後,風格就算確定下來了。終於交出了第一版投影片之後,大家都鬆了一口氣,開始磨合稿子和 Slides。

@dimpurr, [06.06.18 11:19]
改了下这个
啊羽酱真天才
为什么这么好看!!!
羽酱万岁 永远爱羽酱!

這期間,風格雖然沒有大的改變,但是內容則是經歷了簡體化又換回繁體、從自由大綱到「提詞器」再換回自由大綱等等的曲折。最後,在浅羽的堅持和 Dimpurr 的建議下,投影片總體還是保持自由大綱的形式,但添加了一定量的細節和強調內容用以輔助講演。

好耶我們沒涼

LinkAdrifting 演講的當天,浅羽病了一整天,所以並沒有能看到直播。不過準備了至少一週的投影片,終於也幫助 BYRIO 在衆多的學生組織中,完成了第一次亮相。

@dimpurr, [10.06.18 08:35]
会方自己全用的16:9
我看了 USTC 和我们 BYRIO 的都是 4:3
论与会者比会方上心系列

@dimpurr, [10.06.18 10:40]
@SakuragawaAsaba 恭喜羽酱!PPT效果超赞,演讲效果目前也不错
byrio 的PPT拉高了整个大会的规格

@FredericDT, [10.06.18 10:50]
羽酱!羽酱!

@dimpurr, [10.06.18 12:41]
@SakuragawaAsaba 话说羽酱可以准备写我们这次 soscon 的日后谈了啊

最後,附上 BYRIO @ SOSCON 18 的最終投影片,博君一笑。

Commen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To respond on your own website, enter the URL of your response which should contain a link to this post’s permalink URL. Your response will then appear (possibly after moderation) on this page. Want to update or remove your response? Update or delete your post and re-enter your post’s URL again. (Find out more about Web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