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Book Pro 再次面臨存儲空間危機

不知道多少天沒有關機之後,淺羽這臺 MacBook Pro (Retina, 13-inch, Mid 2014) 再次面臨了空間的危機。當時盛況,大概是總共 128GiB 的存儲只剩下 40.8MB,整個系統已經無法做任何檔案操作,甚至連關機都成了可望不可即的事情……

浅羽 (羽醬)
我現在跟傻逼一樣

Dimpurr
系统 hhh

浅羽 (羽醬)
我感覺這 Mac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存儲(
4K 拖不動我都忍了

Dimpurr
妈耶,全是系统

浅羽 (羽醬)
你知道爲啥我家的 Web 服務和 NAS 這麼發達了吧

(後面還有:冷靜分析、仔細思考、怒刪檔案)

最後還是重啓了事,在關機都不能達成的情況下淺羽選擇了強行斷電……重啓之後,空出約 12.6GB 的系統佔用空間,連 RIME 都變得流暢了不少。痛定思痛,這臺 MacBook Pro 的存儲過小,雖然有專用的 Kit(以及馬雲家賣的拆機硬碟)可以升級存儲,但是升級到 256GiB 的價格要將近 CNY 2000;加之本身電池已經鼓包了需要更換,如果花這麼一大筆錢,實在不如加一點換全新的大容量中古 MacBook Pro。

好在平時對這臺 MacBook Pro 的要求不是很高,之前換 4K 熒幕的時候就說過了,滿足輕度的上網就基本可以了;換新的又沒有 C/P 值比較高的選項。所以還是刪點東西繼續用着吧。

稍微細化一下需求,這臺 MacBook Pro 目前還有的任務主要是:

  • 上網,以 Safari、Firefox 爲主力;有時候需要 Chrome
  • 簡單的文字和表格,以 Google Docs, Sheets 和 Slides 爲主;Pages, Numbers 和 Slides 用來處理遺留的檔案
  • 編曲和製作,需要 MuseScore 打譜,同時 Logic Pro X 用來完成 MIDI,再說也沒有別的電腦可以用來運行這個上千的軟體了
  • 偶爾處理一下代碼,需要 Atom

於是首先刪掉了 Office for Mac,又和一款正版軟體說再見了;不過 OneDrive 還留着同步檔案,而且 Office 365 在 Windows 下還有用處,網頁版也可以給 Fedora 應急。然後發現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裝上的 Visual Studio Code,連資料一併刪掉。加上別的雜七雜八的,總算是看起來安全點了。

勉強用吧,乞丐版是這樣的

四年前買這臺 MacBook Pro 的時候,淺羽還年輕而且沒有自己的經濟來源,還是和家裏磨了好久才同意買這麼「貴」的電腦的;之後如果還要買 Apple 的電腦,乞丐版還是不要碰的好。

Comments

在〈MacBook Pro 再次面臨存儲空間危機〉中有 1 則留言

  1. 「戴爾 DELL Bussiness Thunderbolt Dock TB16 開箱與 Linux 上兩月使用體驗 – 櫻川家::浅羽」的個人頭像

    […] XPS 13 9370 入手了一段時間了,原先其實也已經認真地拍了照片準備寫開箱,但淺羽一直很懶惰忙碌,所以居然就一直拖了小半年還沒有寫。之前淺羽吐槽過乞丐版 MacBook Pro 的一些問題,因爲無法流暢地在 4K 解析度下使用,最終還是把她出掉了。這樣一來,XPS 13 就成了主力上網機。它內建了 4K 熒幕,並且在 GNOME 下很流暢,所以作爲日常用機完全沒有問題;只是由於尺寸和 HiDPI 的原因,加上淺羽常年接駁熒幕和鍵盤滑鼠使用,又希望能快速地臨時拿走用一用,所以添置一個 Dock 是勢在必行了。 […]

Mentions

  • 戴爾 DELL Bussiness Thunderbolt Dock TB16 開箱與 Linux 上兩月使用體驗 – 櫻川家::浅羽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To respond on your own website, enter the URL of your response which should contain a link to this post’s permalink URL. Your response will then appear (possibly after moderation) on this page. Want to update or remove your response? Update or delete your post and re-enter your post’s URL again. (Find out more about Web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