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微難受的 Tilted 體感遊戲控制器外設開箱與動手玩

在不少 FPS 遊戲中,左右擺頭基本上是一個標配動作了。雖然大部分遊戲預設有對應的 Q、E 按鍵做出擺頭動作,但淺羽在玩遊戲時還是經常因爲太投入而做出真正的頭部動作。那麼有沒有什麼辦法把現實中的東西反映到遊戲裏呢?淺羽原先想的是通過攝像頭進行面部識別然後做出對應的動作,但國內的一家公司給出了一個更直接的方案:體感遊戲控制器。

Tilted 這款產品應該是國內團隊推出的(半成品),並在京東衆籌上有發售,提供「膚質黑」、「膚質白」雙色。不過,他們同時也在國外銷售,並且多提供一種「閃耀白」配色,但價格也比國內衆籌高出不少。考慮到黑色配上綠燈太過於雷蛇炫酷,淺羽還是選擇了膚質白配色。

英文網站提供三種配色

參加衆籌約兩個月後,淺羽突然收到了一個快遞,拆開才知道是幾乎已經被忘記了 Tilted。快遞盒子很小,內容除了塑封的 Tilted 包裝盒之外還有一份幾頁的說明書。塑封上有一個防止窒息的小孔,這倒是一個意外的細節。

包裝內除了 Tilted 本身,還有魔術貼帶用來固定 Tilted、不乾膠磁鐵、USB 無線接收器和一條極短的 Micro USB 線纜。Tilted 本身也不大,接縫處很明顯,但整體做工尚可;機身上只有一個按鈕、一圈燈號和一個 Micro USB 接口,沒有使用 Type-C 接口是一個大遺憾。

不乾膠磁鐵和右側的魔術貼帶磁鐵

包裝內配有兩塊帶磁鐵的配件:左側的不乾膠磁鐵和右側的魔術貼帶磁鐵。它們的作用都是將 Tilted 本體固定在頭上(耳機上)。根據說明書解釋,Tilted 本身是一套加速度感測器械,根據不同的情況會以鍵盤按鍵的方式傳送指定按鍵;Tilted 只有在吸附上磁鐵的情況下才會傳送按鍵訊號。

Tilted 出場的時候就預設了一套方案,拿到插好接收器即可使用。不過淺羽爲了調整設定、一探究竟,還是按照說明書安裝好驅動。驅動下載頁面是一個純英文的頁面,並且只提供 Windows 版本;考慮到 Windows 作業系統是遊戲 PC 的大主流,這倒也說得過去。然而安裝介面和主介面在 Hi-DPI 下錯位、英文翻譯錯誤百出,直接減去了淺羽的不少印象分。

進入驅動程式後,淺羽摸索了一下,在設定裏可以更改語言爲中文——然而只有簡體中文,沒有繁體中文。淺羽將 Tilted 開機,並且打開驅動程式,但是只看到「正在連接中…」的提示;後來才反應過來,需要用 Micro USB 線纜將 Tilted 與電腦連接,驅動才能抓到裝置使用接收器的情況下,Tilted 與雜牌無線鍵鼠無異,不能使用驅動程式操作。淺羽無法確認這樣的設計是否爲了防止遊戲認爲 Tilted 是作弊硬體;但 Logitech、Razer 等大廠均可以在無線狀態下連接驅動,這樣的理由其實並不足以作爲藉口

使用 Micro USB 線纜連接電腦後發出綠光的 Tilted

好不容易連接上之後,驅動程式終於展示出了唯一的功能介面。這個介面相當簡單,只能夠針對六個方向的持續加速度和兩個方向的瞬時加速度調整功能。爲了儘可能地減少誤操作,淺羽只設定了三個動作:左偏頭爲 Q、右偏頭爲 E、向前俯身爲 Shift。

然而在開始測試之前,淺羽就犯了難:雖然有頭戴式耳機,但是淺羽平時並不習慣使用它玩遊戲。一番糾結之後,淺羽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把 Tilted 當作頭飾佩戴……好在,按照宣傳,Tilted 本身只有 15g 重,所以配合魔術貼戴在頭上,倒也不會覺得太重,而且也不會輕易掉下。

在遊戲中,淺羽有意只使用 Tilted 控制偏頭動作,並讓手指只集中在走動控制上。然而,Tilted 的反饋非常詭異:有的時候,即使淺羽沒有東西,Tilted 也會傳送指令讓遊戲內的人物偏頭;有時即使淺羽佷用力地偏頭,Tilted 也並不認爲淺羽想要做出偏頭的動作……按照說明書內的操作校準後,Titled 依然我行我素。最終還是只能放棄。

以淺羽的簡單試用看,Tilted 並不是一個有用且好用的外設,起碼目前的階段來看不是。它的功能相對簡單,但即使如此也並沒有做出好的、容易學習和利用的體驗。Tilted 的外觀設計尚可、硬體本身也過關,同時有吸引人類的賣點;但它在驅動程式、調教等細節方面的考慮,堪稱應付了事。加上有反饋說「點擊驅動程式的固件修復後無法開機」「撥打售後電話關機」等問題,它的客戶服務幾乎等於沒有,無論是無心之過還是有意爲之,都極大地壓縮了 Titled 的價值

Comments

在〈略微難受的 Tilted 體感遊戲控制器外設開箱與動手玩〉中有 4 則留言

  1. 「flycr」的個人頭像
    flycr

    類似功能應該可用opentrack做到,有試過嗎?
    這程式功能大致是可用 webcam+額頭貼QR或3顆irled 抓到六軸位置
    手機三軸/wii控制器用wifi傳姿態
    …..之類的(人臉識別好像也有)
    輸出可模擬trackir協定或虛擬搖桿

    1. 「櫻川 浅羽」的個人頭像

      理論上 Tilted 這樣直接的感測器有準確度的優勢,只不過試用下來是完全被浪費的。

      至於 opentrack 之類的,一則遊戲機並沒有安裝攝像頭;二來如果用手機或者其他控制器,就沒有辦法與鍵盤滑鼠同時用了,否則 DualShock 4 其實還蠻好用的。

  2. 「flycr」的個人頭像
    flycr

    手機與PC在同區網下可用UDP傳值,輸出用搖杆訊號模擬X軸向,遊戲不能將擺頭單獨設置成搖桿的話可用JoyToKey把X軸模擬成 Q E,
    大概這樣式會動的吧?不過好懶得試,而且覺得腦袋上頂著手機很沒安全感,哈哈.

    1. 「櫻川 浅羽」的個人頭像

      倒是看到支援用 Arduino 灌客製化韌體的方法做控制,並且看起來是有現成的韌體。如果還能解決一下線纜的問題(理論上可用 UART 模組解決),這倒是一個挺不錯的 replacement,而且成本也不高。

Mentions

  • 櫻川 浅羽
  • flycr
  • 櫻川 浅羽
  • flycr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To respond on your own website, enter the URL of your response which should contain a link to this post’s permalink URL. Your response will then appear (possibly after moderation) on this page. Want to update or remove your response? Update or delete your post and re-enter your post’s URL again. (Find out more about Webmen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