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
个人不是特别有研究所以不发表评论啦。个性化似乎是近几年才成为一个追求的目标(也只是年轻人当中),而小众所带来的高成本往往会在各种营销中被放大。我又是一个特别追求“在性能达到预期和性价比之间均衡”的一个人,所以也就不多言啦。

>品牌和产品
与其说是“管生不管养”,不如说是市场带来的结果?华强北的摊点一天能收到上百台手机,其中大部分都是耳机/屏幕/电池(当然是各种品牌各种型号),而一个公司自己要搭建自己的维修团队,毕竟还是有点难的说(当然你要是像苹果一样机子那么贵,软件还各种要“苹果税”,那大概也没什么问题…)。
不过差就是差,所以你要是觉得售后不好,可以考虑找内地的朋友跑去华强北修一下?小毛病的话是真的便宜

>老字号
食品的配方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收学徒学会了就成),运营也只需要专门的CEO(指掌柜)。而其他的例如药品,消耗品这些也因为特定的需求培养起受众之间的口碑。但是像重工业这些都是1953年才接触到,改革开放进入市场经济都已经1978年了(更别提当中的国企改革,失业潮这些…)。所以像手机这种,逐步更新换代,从奢侈品,转变成日用品,再成为现在这种必需品。这整个产品变化周期对于国人来说真的是完全陌生的。
以下几行来自突然联想到的吐槽,内容关于国防建设等,不喜欢的话请跳过
——————————————————————————————————————————-
说到这里就想插一句…当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市场换技术”各种思想让各种项目下马。运十就是当时被忽悠瘸了,然后后面20年-30年间,民航客机,大型运输机,飞机发动机全部受制于人…要不是现在C919还没成熟,真的可以反手拿波音跟美国要挟了。
——————————————————————————————————————————–
总之:内地的产品还是“围绕产品做生意”的思想,不可避免的会有各种“对有XX需求的人不好”,“XX方面就是不如XX家的”的情况。

只是毕竟市场全球化的时候我们才刚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都没玩转,化工,电子这些行业也都只是刚起步,跟别提跨国贸易这些。所以不少内地人会有“做不好是应该的”这种心态(当然这种心态正确与否你自己判断)。我们清楚封建统治让我们错过了多少,我们现在各个方面都在补课,所以我们也很清楚:只要有在不断的变好,只要市场在不断地变得更良好,整个服务体系在完善,新的创意,理论,方法能够被采纳。那我们就应该去接纳。
也许你会觉得我说的有点:没有道理,前后不搭。只是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解体之后,俄罗斯低头认输,整个工业体系,军工,市场,科技被搞得七零八落后,美国依旧不放过它。所以从那时就注定了中国不可能低头,也就有了上面这些思想。

感觉夹杂了好多个人的理解和思想…希望不会破坏你的好心情…